晚風徐徐,今天是周六,我坐在車中望向窗外,這是一條回往老家的路,它承載著數日未回爺爺對我的思念,不禁有些感慨,即使在這條路上往返百遍每一次的景色都不相同,也許是因環境的變化也許是因心情的變化亦或許是陪伴的人不同,這僅是一條平凡的路便會給我帶來千萬種的心境,而我們的人生又何止這一條呢,不同的路帶給我們的也是不同的感悟。
自打學會走路起我們就開始了在路上的行程,或長或短,或難或順。我第一次一個人的路程是從家到我所上的小學。路途不遠,卻也給兒時的我帶來不少的樂趣,每日與三五鄰家孩童結伴出門,嬉笑打鬧,好不歡樂。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職場,不停地在路上,由稚嫩到成熟,從簡陋的鄉間到繁華的城市,一步一個腳印,不論是解不出數學題的苦惱還是朋友間愉快的旅行,都會給我們帶來或多或少的啟發,是你我人生中精彩的、不可或缺一筆。
詩,是人寫出來的;曲,是人做出來的;路,是人走出來的。路,它在腳下,不單單是一個方向,它有著許多的岔口,每一個岔口都意味著這條路通往各自不同的方向。人生不會一直必然性的往下發展,我們會遇到很多的選擇,就如這路的岔口,每一次選擇的方向都會將你帶向不同的風景。魯迅先生的學習生涯中初始學習是醫學,在看夠了人性的麻木后毅然決然選擇了棄醫從文,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,來挽救那個社會。這是先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岔口,若那時的他沒有進行選擇,且不論先生會不會成為救死扶傷的圣手,至少中國的現代文學必會失去一位奠基人,必將對文學界帶來不小的沖擊。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路,路的終點、路的遠近,都是不同的,不管走到哪,走得怎么樣,我們都應腳踏實地的走。
這個世界的絢麗與豐富,全是因為人們在路上不倦地行走,而每個人都在走著自己的路。人生如行路,一路艱辛,一路風景。我們一直在路上,向著目標奔跑,何必在意折翼的翅膀,只要信心不死,就看的見方向!
(仇夢杰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