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的新麥已經登場,一到仲夏,豐富的面食,令我難忘。
最愛吃的三樣之—手搟面。手搟面是父親最擅長的,做手搟面是個力氣活。父親用冷水和面,在一個大號銅盆里,一遍遍地揉搓,額頭上的汗滾滾的,父親只用手臂抹一抹,繼續揉,不斷搓,直到面團有了彈性,拉成條狀,在飯桌上撒一些干面,用搟杖用力地攤勻攤薄,做成二三分厚的面皮,將面皮折疊起來,折一層撒一些干面,以防粘連。折好后,用菜刀切開,撒開,就成了面條?;蚯鍦旅?,或佐以青菜、咸菜、長瓜。湯里放些鹽,不需要其它菜,即是一頓美食。那面條不糊湯,很有筋道。父親還在面碗里放些辣椒醬,吃得渾身是汗,滿嘴通紅。
最愛吃的三樣之二蔥油餅。蔥油餅工序很簡單,用冷水將干面和成糊狀,不可太稀,也不可太厚,用筷子挑起來有黏性最佳。在熱鍋里箍些菜籽油,將面糊倒入,用鏟子將面糊向鍋的周圍攤平攤薄,薄到一二分厚,太厚,餅底糊了,餅面不熟。用文火慢熬,待到餅面由白轉成微黃,即可起鍋,并用鏟子切成若干塊三角形。兒時,經常和小伙伴,一手拿著樹枝,一邊咬著蔥油餅,向地里跑去。
最愛吃的三樣之三面疙瘩。面疙瘩做起來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了,要用筷子沿著碗邊,勻速的慢慢的抹,抹的最長為技術最佳。燒一鍋菜湯,將面疙瘩抹入湯中,待一條條浮出水面,再養一會,就可食用?,F在家鄉的小飯店中,面疙瘩還是主推面食。
光陰荏苒,如今我已有自己的孩子,但手藝卻不如父親母親如此精湛,想吃面食了,還得帶上孩子回家吃上一碗,才能找到那種香徹心肺的感覺。
(胡超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