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綠化養護過程中,相信整個綠化產業都遇到過下面這些情況,本來好好的綠籬,越修剪長勢越差,變得稀稀拉拉,還經常出現各種斑點黃葉枯萎等病害,治都治不好。有人會說是因為土壤的問題,其實則不然,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修剪工作不到位,那么應該如何修剪呢?
夏季,綠籬修剪是綠化養護中一個頻繁而重要的工作,而修剪后傷口則是導致長勢差,引發病蟲害等問題的主因。要想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,首先,修剪工具一定要確保鋒利并消毒處理,以防修剪時候傷口拉扯劈裂,導致傷口長時間難以愈合,給病蟲可乘之機;其次,修剪時候要選擇晴朗天氣,避免雨后濕度大,有露水等天氣作業,因為此時正是病菌高發時期;再有,修剪不要過短,雖然綠籬高度沒有嚴格規定和統一標準,但為了圖省事,修剪過短導致大部分枝梢剪掉,只剩下“光桿司令”,發新芽新葉恢復時間周期長,整體觀賞性和美觀度又不高;然后,修剪后清理出枯枝落葉,有些養護人員會殘留部分葉子散落在綠籬叢中,以為能漚肥當肥料改良土壤,其實肥料的作用微乎其微,更多的是滋生病害;最后,剪后恢復工作不能忽視,修剪后要打一遍殺菌劑與優質葉面肥,既能防病,又補充營養提高恢復效果。配上甲哌鎓和多效唑等控旺藥劑,即可減少修剪頻次。
改革創新的第一步就是擔當,要具有責任感。第二步就是探索,勇于嘗試新方法、新思路,去探索新的可行性,不斷探索改革、創新的可行性。此修剪養護方法可能在實際養護過程中不能完全適用,僅供參考交流。
(徐明磊)
|